濃香酒依然會“控股”
關于白酒的香型格局和市場占比,多名行業人士認為:濃香依然會占據的主導地位!
楊永華在采訪中表示,目前按照產量估算,濃香型白酒的市場占比還是在70%以上,“盡管清香在復蘇,醬酒在火熱,但是濃香的份額和地位還是沒有改變。”
與楊永華持相同觀點的還有田卓鵬,他表示:“濃香型白酒目前的市場占比在65%左右,未來濃香的占比也會在50%—60%。受現有產能、消費習慣等既定因素和消費格局的影響,濃香仍然會占據主導地位。”
這一觀點在市場層面得到了印證。合肥久久商貿總經理李俊表示,近幾年醬酒很火、清香也有不錯表現,但目前合肥甚至安徽出貨量大的仍然是濃香型白酒。除了外來名酒,安徽甚至華東的地產酒幾乎清一色都是濃香型白酒,地產酒的力量在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忽視的,無論是外來的醬香、清香,能落到市場上去銷售的大多都是名酒,而由于價格、頻率的原因,消費者很難隨時都去選擇這些品牌,因此數量眾多且價格實惠的濃香地產酒便成了本地大眾消費的優選。
鄭州酒商趙總也表示,從消費者的購買頻次來看,濃香型白酒仍然是購買率高的、購買頻次多的、特容易被消費者選擇的品類,這與多年來形成的消費習慣有關,也與各香型的產能、品牌數量、渠道質量有關,濃香型白酒主導市場已經30年有余,消費者在購買白酒時還是更容易選擇濃香型。
“(醬香型)喝不慣,總覺得怪怪的,一股子醬油味兒,還是濃香喝起來順口。”一位長期消費高端白酒的消費者酒友表示,他的圈子里大部分時間還是以消費濃香型白酒為主。
“我們預測,未來濃醬清三分天下的可能性有,但是這個未來可能是10年、30年以后的未來。”楊永華指出,得出這個結論的主要依據有三:一是濃香是大眾口味的酒,消費基礎強大,而且濃香崛起才20年,份額減少的衰退也會不低于成長的過程;
二是醬香熱但是從產量來算還是不足7%,即使考慮四川與貴州實施醬酒“軍事競賽”,“翻一番”的“未來”也應該是10年以后的未來。但是,反過來說,如果醬酒能夠在產量實現20%的份額,“彼時”的醬酒已經不是“此時”的醬酒,“彼時”的醬酒可能不再是“貴族”;
三是年輕主流消費的崛起,香型多元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。而且年輕主流消費比較“叼”,重“味”(體驗)輕“香”(訴求)。從這個角度看,類似于廣東米香型白酒,也許更符合年輕主流消費,也具有很強大的消費增長力。“但(米香型)需要做價值感,講好產區故事。”
有行業觀察者指出,濃香型白酒是否退出市場主導地位,還得看核心產區的表現。近年來,以四川、華東為核心的濃香型白酒產區表現依舊強勁,其他香型短期內無法撼動其霸主地位。
2020年四川省優質白酒產業第二次推進會消息顯示:今年1-5月,四川省規上白酒企業累計生產白酒149.7萬千升,同比下降2.9%,產量占比達全國的52.1%;完成主營業務收入達1106.6億元,同比增長2.6%;實現利潤199.7億元,同比增長6.7%。白酒產業營收、利潤分別占全國白酒產業的51.4%、36.1%,增速分別比全國高出7.1和10.1個百分點。
雖然產能略有下降,但以濃香為核心的川酒在白酒經營產能、營收、利潤三大核心指標中,產能、營收在全國的份額中實現了“雙過半”,下一個目標是把利潤提升到全國占比的40%+,實際上川酒是“不退反進”,進一步拉開了與全國其他產區的差距,鞏固了濃香型白酒在整個行業中的地位。
“(只要)川酒不倒,濃香的旗幟就不會倒。”有資深川酒人士指出,川酒在全國市場的濃香型白酒中輸出率是非常高的,而且川酒仍然處于上升期,短時間內濃香白酒不必擔心。
最新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老酒 白酒高端化從品質開始
- 濃香酒依然會“控股”
- 假期將至 白酒市場熱度提升
- 假日到來白酒消費能否趕上這波沖刺回血?
- 濃香保衛戰打響
- 白酒感官標準條例7月1日起實施
- 白酒行業或迎新周期 名酒和醬酒是兩大風口
- 看待白酒業績更應看的長遠
- 假日消費,引導白酒消費常態化
- 后疫情時代“白酒新觀察”白酒雙市場,“冰火兩重天”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